只要你是钟表爱好者,相信肯定看到过一个关于夜光的词——Super-LumiNova(简称SLN)。
绝大多数瑞士钟表品牌用的都是这种夜光。
那么,SLN的发光原理是什么,有没有不同的等级,又是怎么做出来的?
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。
绝大多数瑞士钟表品牌用的都是SLN夜光
SLN是一种陶瓷基化合物。这种物质没有放射性,所以不会损害人体健康。
作为一种蓄光型夜光,SLN就像一个微型光电池,通过阳光﹑灯光等外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充电。
紫外线激活SLN里的电子,让它达到更高的能量状态。然后电子会储存起来,在一段时间里释放能量,释放的过程就会发光。这个过程理论上可以无限重复。
说到夜光功能突出的腕表,很多人都会想到沛纳海(Panerai)。
沛纳海3312腕表采用SLN X2级夜光
在业内,沛纳海一直以炸裂的夜光闻名。今年WW表展发布的型号为3312﹑3313﹑3314﹑3325等庐米诺系列腕表,都采用了SLN X2级夜光。
SLN夜光目前有四个等级:按照性能从低到高分别是标准级﹑A级﹑X1级和X2级。等级越高,夜光越亮,持续时间越长。
所以,虽然都叫SLN,但性能还真不一样。如果说标准级算成绩刚及格的话,那么X2级就是妥妥的学霸了。
即使和X1级相比,X2级的性能提升也比较明显。而且X2级通过表面结构和着色工艺的改良,解决了传统夜光材料可能存在的色差问题。颜色保持高度一致,更加和谐美观。
瑞士高级独立制表品牌亨利慕时(H. Moser & Cie),也有自己的夜光“绝活”——Globolight。这是一种采用SLN的陶瓷基底夜光。
拿疾速者系列指针和时标上的Globolight夜光来说,要先根据零件形状制作模具,然后在模具里注入高浓度的SLN,将陶瓷基底和SLN充分融合。
像Globolight这种由大量SLN堆积产生的夜光,比常见的带有薄涂层SLN的夜光显示效果好得多。
亨利慕时疾速者系列的指针和时标采用Globolight夜光
SLN由瑞士公司RC Tritec和日本公司根本特殊化学株式会社(Nemoto & Co.)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LumiNova AG Switzerland生产。
这家合资企业位于瑞士东部。由于SLN产自瑞士,所以也叫Swiss Super-LumiNova。
冠蓝狮SLGC007采用Lumibrite夜光
而一些日本品牌,比如精工(Seiko)和冠蓝狮(Grand Seiko)采用的夜光,叫做Lumibrite。
这种夜光,是在Nemoto公司生产的LumiNova夜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。
那么,LumiNova和Super-LumiNova之间又有什么联系?
事情要从几十年前说起。
当时,RC Tritec发现了一种特殊的,能发出微弱光芒的原材料。由于这种原材料表面粗糙,质地坚硬,RC-Tritec认为不适合用在制表业,于是便大方地给了它的日本合作伙伴Nemoto。
没想到日本人拿到这种原材料之后,经过苦心钻研,在加入一些稀土元素后,于1993年制作成适用于腕表,而且没有放射性的优秀夜光材料LumiNova,还申请了专利。
所以,瑞士人提供了夜光原材料,日本人完成了技术升级。双方共同参与,才有了SLN的前身LumiNova。
LumiNova诞生之前,钟表里的夜光基本都是有放射性的。
早期用的是镭。由于镭的放射性较强,会对人体造成伤害,所以后来改成了放射性较小的氚。相关内容在不少文章里都能看到,这里一笔带过。
随着美苏冷战以及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发生,放射性材料越来越不受人们待见。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催生了没有放射性的夜光材料LumiNova。
尽管Nemoto研发出了LumiNova,并和一些日本钟表品牌合作得很愉快。但因为某些原因,日本公司的夜光材料想打入欧洲市场困难重重。
于是,Nemoto和RC-Tritec携手,1998年在瑞士成立合资企业LumiNova AG Switzerland,并在两年后推出了LumiNova的升级版,即大名鼎鼎的Super-LumiNova。
在LumiNova基础上升级而成的Super-LumiNova,无论亮度还是余晖,都能“碾压”LumiNova,是绝大多数瑞士钟表品牌的夜光“标配”。
那么,Super-LumiNova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?
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步骤。
首先是原材料预处理。需要把纯化后的原材料放进坩埚,再用RC Tritec特别设计的烤炉对原材料加热,进行1500℃的高温烧制。
烧制之后,将坩埚从烤炉中取出,这时原材料的成分已经彻底发生变化,形成了能够发光的立体小方块,而且硬度超高,接近钻石。
到了这个时候,原料的发光特性就完全激活了。如果用紫外线照射,只要短短几秒就能迅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,然后在黑暗中发出亮光。
当然,这种小方块还不能直接用在腕表的指针或时标上,接下来的工序就是把它们磨成粉末。由于小方块的硬度很高,这道工序最花时间。
如果研磨的小方块数量太多,或者研磨时“用力过猛”,都会影响SLN的夜光性能。
因此,需要“慢工出细活”,而且还得不断筛分。除了分离出大小不一的颗粒之外,还要去除杂质,让磨好的粉末保留最佳的发光特性。
在制作SLN的过程中,有18个参数会影响性能,比如原料纯度、材料配比,烤炉情况、温度变化等等。
SLN夜光有包括蓝色,绿色,白色等在内的八种标准颜色。当然, 如果你需要其他颜色,还可以找RC Tritec订制。它能根据潘通色号订制各种夜光颜色。
尽管SLN是腕表夜光领域的“龙头老大”,但也有一些品牌不买账。比如波尔(Ball),用的是另一种类型的夜光——微型气灯。
波尔采用微型气灯
这种发光技术,属于自体发光,不需要外在光源照射就能发光。
从技术原理来说,它是将纯氚气密封在矿物玻璃管里面,玻璃管内壁涂上不同颜色的荧光粉。当氚气释放电子,内壁涂层就会发出亮光。
尽管氚有微弱的放射性,但由于密封在玻璃管里面,再加上外面还有表镜作为“屏障”,只要在正常佩戴腕表的情况下,佩戴者还是非常安全的。
最后,想问问,你有带夜光功能的腕表吗?
3.3k买了一块,质感不错,表盘很深邃、有层次,海洋的感觉。
pp经典+古董表+黄金价值 这只应该价值不菲
这款有没有大佬出手的,想入一个近几年的,太喜欢这个款了